这既是因为,只有面向患有精神障碍的工作对象,才有诊断与开药的必要和意义,其次是, 中国的法律规定中,是不允许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做诊断和开处方的,违反者可能会收到警告,造成严重后果的,可能会被勒令停业甚至吊销执业证书。
如果你遇到心理咨询师声称可以治疗你,又或者是心理治疗师要给你开药,那不论三七二十一,走为上策。
三、工作的范围
这可能是最容易把人搞迷糊、也是被问得最多的问题:
“我现在有这样那样的困扰,我究竟应该去找心理咨询师、心理治疗师还是精神科医生?”
最简单的判断方式,心理咨询师、心理治疗师、精神科医师,处理的问题是由轻到重的:
√ 心理咨询师:一般心理问题 / 严重心理问题 (健康人群和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)
√ 心理治疗师:一般心理问题 / 严重心理问题 / 疑似神经症 / 神经症(包括但不限于焦虑症、强迫症等) / 人格障碍(心理咨询和配合医嘱的心理治疗)
√ 精神科医生:各类精神障碍(包括但不限于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解离障碍等)病情的评估、诊断及治疗
其中,数量最多的,就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了,这部分人群心理状态是正常的,这里的“正常”,是指社会功能相对良好,对世界的认知与对自我的觉知也是处于正常区间,其中有部分健康人群可能是抱着想自我探索、个人成长的目标来到咨询室,而亚健康人群则是因为某些具体的事件导致心情沮丧低落,或是烦躁到坐立不安,又或者是压力过大到失眠,等等等,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。
但如果是恐惧一样东西到无法控制,遇到就要绕着走或者情绪崩溃,那可能就会上升到神经症范畴了;如果出现了幻听,幻觉,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出现了偏差,那么可能情况会更严重一些。
当然,很多朋友在书中或者网上可能会阅读到不少相关的心理知识,也往往容易下意识对号入座,对照自己的状态,觉得 “我是不是有强迫症啊”“咦,我这样算是xx恐惧症吗?”
一般而言网络上流传的量表,可以用于自我评估,但如果你担心自己有某一类症状,并因此影响到了正常生活,想要寻求专业帮助的话,推荐优先去医院挂号,找精神科医生获得诊断,对方一般会配合评估量表进行问诊,再给出诊断,如果确诊的话,会给出治疗方案,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。
不过精神科医生问诊的过程一般比较简短和匆忙(因为后面排着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……),影视剧中常见的“双方坐在舒服的沙发里一问一答”的那种形式,一般是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中才会出现的。
某些神经症或者精神障碍,在有医嘱背景的要求指导下,确实可以配合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,后面这二者都是以谈话治疗为主,会有固定的频率,一般而言是一周1-2次,一次1小时,家庭咨询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,1.5小时到2小时(当然,部分精神科医师也会单独进修心理治疗技能,兼任心理治疗师)。
当然,面对罹患神经症和精神障碍的工作对象,工作的目标还是会以消除症状,让对方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为主,而如果目标是自我探索和个人成长,那么咨询目标也会更灵活,更围绕来访者的需求协商制定。
四、执业形式
精神科医生、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,除了工作范围,工作地点也不同:
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是在医疗机构(比如医院精神科和心理科),一般需要走挂号流程;
心理咨询师则是心理机构(如大众印象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室),流程大概为:前台了解意向——联系咨询师进行试沟通——进行初访谈与评估——正式开始工作,每一步也都有专门的人员引导。
心理咨询师是可以多点挂靠的,全职、兼职都可以。因此一位心理咨询师,可以同时在多家心理机构挂职工作。
而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诊疗地点是TA的注册地,比如医院精神科、精神病专科医院等,如果能在卫生部门申请到资质,也可以私人执业精神科门诊(诊所),因此他们一般都有执业地点限制。
此外,还有活跃在学校课堂与线下活动中的心理老师、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,以及活跃在一些公益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社会工作者,后者也会承担一部分心理咨询属性的工作,但他们往往还会根据岗位职责兼任其他的工作,因此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介绍啦。
看完这篇文章,你是不是感觉脑中更清晰了一些,知道遇到心理困扰该如何寻找专业帮助了吗?
如果能让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事业多一些了解,这样的科普文章就有意义啦~
如果有朋友向你询问起此类问题,也欢迎你分享这篇文章中的知识,或者将这篇文章转发给TA们~
在即将拉开序幕的第17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中,有部分会议日程,也欢迎感兴趣的大家来关注~
8月19日
会场三
主题分享:咨询师必知的焦虑、抑郁症用药常识
分享人:沙莎(精神病学博士,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)
会场四
圆桌派:各行各业的心理咨询师
参与人:
李 强(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副会长、常务理事,1879计划实训导师)
付东然(教授、心理治疗师,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)
付东轩(心理咨询师、督导师,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心理治疗师)
8月21日
线上直播
会客厅:中国、欧洲精神病患康复体系介绍与经验分享
分享人:
徐志达(华裔荷兰籍精神科医生,从事复杂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)
闫少校(主任医师,教授。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)
对谈人:
李 强(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副会长、常务理事,1879计划实训导师)
扫码加入
第十七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学习群
一起学习
文/肖璇
审/泉铭
编/晨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