癇瘛
癇瘛是中醫古代疾病,又稱為抽風、羊角風、癲癇。其主要症狀為突然意識喪失,四肢抽搐,口吐白沫,大小便失禁。
癇瘛的病因多為先天稟賦不足,後天失調,或因外感風寒、濕熱等邪氣,內傷肝腎、心脾等臟腑,導致氣血陰陽失調,經絡不通,而發為癇瘛。
癇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,四肢抽搐,口吐白沫,大小便失禁。
發作時間短暫,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。
發作後可自行恢復,但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、頭暈、健忘等後遺症。
癇瘛的治療以扶正祛邪、平肝熄風為主。常用中藥有天麻、鉤藤、白礬、羚羊角等。此外,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中醫外治方法,對癇瘛也有一定的療效。
癇瘛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智力低下、精神障礙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一旦發現癇瘛的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