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义意思
惮(憚)dàn怕,畏惧:忌惮。惮服。肆无忌惮。过则不惮改。劳苦,因劳成疾:哀我惮人。惮(憚)dá震赫,撼动:惮赫(声势浩大)。
惮字在康熙字典的位置
详细意思
惮憚dá【动】使惊恐〖terrify〗则虽有疾风,亦弗之能惮矣。——《周礼》另见dàn
古汉语意思
dàn①<动>怕;害怕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过则勿惮改。”②<形>形容非常威严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王之威亦惮矣。”③<形>通“瘅”。劳苦。《诗经·大东》:“哀我惮人。”【又】<形使动>使……劳苦。《诗经·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惮我不暇。”dá通“怛”,惊惧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矢人》:“则虽有疾风,亦弗之能惮矣。”【惮烦】怕麻烦。【惮赫】声势很大的样子。
通假字:-,
古代典籍
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:【卷十】【心部】憚 忌難也。从心單聲。一曰難也。徒案切
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版本:忌難也。憎惡而難之也。詩亦叚爲癉字。大東哀我憚人是也。从心。單聲。徒案切。十四部。一曰難也。當作難之也。難讀去聲。今本奪之字。凡畏難曰憚。以難相恐嚇亦曰憚。昭十三年左傳曰。憚之以威。周禮。?内陵外則壇之。壇書或爲憚。大鄭讀從憚之以威之憚。西京賦曰。驚蛧蜽。憚蛟蛇。
在康熙字典位置:《康熙字典》第403页 第001字
汉语词典
汉语字典解释:[①][dàn][《廣韻》徒案切,去翰,定。]“單7”的被通假字。“惮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譂2”。(1)畏难;畏惧。(2)威盛。(3)敬畏。(4)见“憚漫”。(5)通“癉”。劳苦。(6)通“亶”。诚信。(7)通“殫”。毙命。(8)通“坦”。显明。参见“憚明”。(9)通“坦”。安。参见“憚憚”。[②][dá][《集韻》當割切,入曷,端。]“惮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怛1”。惊骇。
字典出处
字典出处:[ 故训彙纂 ]:827|0905.10,[ 康熙字典 ]:页392第18,[ 汉语字典 ]:卷4页2318第14,
相关词语